“对了,内阁首辅,就是内阁里面的头头。”
朱元璋怕群臣听不懂,又给群臣出声解释了一句。
说出这话后,他整个人心情都显得很不错。
带着一些得意。
不怪他是这样的表现,毕竟内阁首辅,该由谁担任的事情,可是他一番苦思冥想之后琢磨出来的,认为最为符合他心意的事儿。
之前的时候,朱元璋从梅殷这里,得知了关于内阁的设想,如获至宝。
只觉这个办法,特别的好。
但也有一点不好。
那就是内阁首辅不太好。
内阁首辅不能不存在,毕竟别管什么衙门,都得有个领头的。
但存在的话,又让他担忧。
觉得哪个人担任内阁首辅都不合适。
怕极有可能,在今后会造成内阁首辅,成为实际上的丞相。
从而在今后,将会和皇帝再次争权。
好在,一番的思索之后,终于让他找到好了解决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让太子朱标,来担任内阁首辅。
若论杜元璋对谁最信任。
那除了自己家妹子,绝对就是他的标儿!
他觉得,别的大臣再怎么听话,再怎么忠心,都绝对比不过自己儿子。
所以,经过了一番的思索之后,他决定采用这个办法。
奉天殿内的一众大臣,闻听朱元璋此言之后,一时之间都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一方面,他们又一次确认了,朱元璋对于这次的事儿,绝对是深思熟虑,老谋深算,考虑很久了!
不然的话,绝对做不了如此好的安排。
另外一方面,对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信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纵观古今,如同朱元璋这样的完全对太子不设防,丝毫不在意太子手中权力过大,父子二人共用一套班子的开国皇帝,是真没有。
朱元璋绝对是其中的异类。
偏偏太子朱标,又特别的孝顺。
从来没有什么不妥的举动。
这让不少人,都不由得羡慕起朱元璋来。
这狗东西的运气,是真不错。
这样的父子,是当真少见。
当这样的心思,在心中升起的同时,还有不少的人,都目光偷偷向宋濂投去。
不必多说别的,仅仅只是太子老师这么一个身份,那么在今后,宋濂就足可以保证荣华富贵不断绝,
这份这份荣宠,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以至于有不少的人,心里面都在羡慕和懊悔,为什么成为太子老师的人不是自己!
若太子老师是自己,那么依照太子的仁厚,还有地位的稳固。
在今后,那绝对不必有任何的担忧。
连同自己的后代,都不缺荣华富贵。
朱元璋让众人消化了这个消息后,又望着众人道:“至于说,内阁的成员,具体都有谁,这事儿咱还没有确定下来。
就从你们当中,还有别的一些地方进行挑选!”
听到朱元璋所说出来的这话,这不少人更是不由的精神为之一振。
虽然现在皇帝明确说了,内阁只能是一个出主意的参考机构。
并不能真的拥有决断权。
并且,内阁的品阶也不高,只有区区五品。
但是,他们都明白这是一个显贵的职务。
身为皇帝的近臣,天然就要比一般人高。
甚至于,一些人已经往更深远处去想了。
别看现在这个时候,内阁看起来只能够给皇帝出出主意。
协助皇帝处理一下政务,别的什么都干不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今后的皇帝,绝对不会如朱元璋这般勤政,水平也绝对没有朱元璋这般的高。
那时候,内阁的权力肯定会随之扩大。
这是一定的事情,不必有任何的怀疑。
那就意味着,如今的内阁,其实还是一个香饽饽。
于是,很多人就变得越发的老实了。
更不会在这个时候来反对皇帝。
废除中书省,还有丞相的事情,现在来看,已经成为了定局。
若是能够进入内阁的话,那显然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而且,谁进入内阁,谁不进入内阁,还全部都是由皇帝进行决定的。
决定权在皇帝手中。
现在关于内阁的人选,又是悬而未决。
皇帝没有公布出来。
那也就是说,很多人都还是有机会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自然而然就不会继续反对皇帝。
可以说,朱元璋的这一手萝卜加大棒,玩的还是很溜的。
他若是没有手段,只会一味的蛮干。
是绝对拥有不了现在的这种地位。
绝对坐不稳皇位。
只能说,乱世杀伐出来的人,没有一个简单的人物。
尤其是朱元璋这种,起点不能再低的人。
能够坐到如今的高位,更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运气好这么简单。
这在别的朝代,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的事儿。
如今在朱元璋这样一个强势君主的操作之下,很快就有了定论。
这事儿,也就朱元璋能够将其办的如此顺畅。
把这件大事儿,给通过之后,又谈论了一些别的事情,自然是没有什么意外。
一切都显得很顺畅……
……
两天之后,朱元璋这边,便有正式的旨意通告全国。
说了废除丞相以及中书省的事儿,以及组建内阁的事。
同时,对于内阁人选的任命也出来。
一共有五个阁臣。
外加太子朱标这么一个内阁首辅。
这些阁臣,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有能力,还有在地方上治理的经历。
朱元璋最喜欢的就是那些有能力,能够做事的官员。
他并不喜欢那些,只会动嘴夸夸其谈的架子。
选这样的人入内阁,那是一点儿都不意外。
从朱元璋在此之前,着手砍掉地方上的行中书省,又到现在废除这丞相制度,以及中书省,用了三年的时间。
才将这重大的机构调整给完成。
可见这件事的阻力之大。
就算是朱元璋这样的帝王,若是没有合适的契机,都没这么容易,把这件事儿给完成。
时间往前推一点,双水村这边,李景隆正一路飞奔的朝着梅殷这里而来……
“二姑父!不好了!不好了,二姑父!”李景隆朝着梅殷飞奔。
刚来到梅殷这里,就压低声音对梅殷说出来这些话,声音显得急促,带着担忧。
“怎么了景隆”
梅殷心里一动,已经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但这事儿又不好说,所以面上装着不知道的样子,望着李景隆询问。
李景隆道:“二姑父,是京师那边,突然之间就有了一些异动。
京师都被封锁了!
看起来……看起来应该是发生了大事。
这都多少年了,京师没这般动作了。
现在突然如此,必然是有了极其不一般的事情!
应该不是有什么大敌,将要打到京师了。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什么势力,能够有这样的能力威胁京师,让我爹做出这样的反应。
如今陛下,太子和皇后娘娘,他们都不在京师当中。
很显然,是有人趁机作乱,想要做出一些什么事情来!
二姑父,咱们这边怎么办
要不要点起咱们这里的兵马,赶紧勤王!”
李景隆语速飞快,地望着梅殷出声说道。
声音里面带着一些很紧张。
听到李景隆所说出来的这话,梅殷多少有些意外。
李景隆现在还可以啊,居然想了这么多!
如此想着,他却摇了摇头。
“还是不了,景隆,咱们这里的兵马太少,能有多大的用处
而且,陛下的本事,还有你爹的本事有多大,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们完全不必担忧。
别管是谁作乱,别管到底都发生了什么事儿,他们都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将会被陛下,还有你爹他们给动手解决了!
以摧枯拉朽之势,弄的舒舒坦坦。
绝对翻不起什么浪!
安心吧,出不了什么事儿,用不了多久,这事儿就会正常。”
听到梅殷这么说,见到梅殷的状态,原本还很是担心的李景隆,再仔细想想,也同样是变的冷静下来。
觉得自己家二姑父说的很对。
陛下的本事有多大,他爹的本事又有多大,他自然是知道的。
既然如此,那好像还真的不必有更多的担忧。
当下,便不再提起兵勤王的事。
不过,心里面想是这么想,但多少还是有些担忧……
第二天,李景隆又是一路小跑的过来了。
“二姑父,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是胡惟庸这个狗东西,居然趁着陛下他们不在,想要造反!
还准备把五军都督府的人,也给拉进去,一同做这事。
已经被我爹给平了!
陛下那里,也同样向造反的人给平了!
二姑父当真神了!
连这些,居然都能够想到都能料到!”
李景隆望着梅殷,不住的称赞。
对于自己家二姑父,越发的变得敬仰起来。
梅殷闻言笑了笑,自己哪里是什么能看得出来
这纯粹因为他是一个穿越者,知道事情的走向而已。
胡惟庸造反的事,后世许多人都知道。
更不要说他这个,对明朝的历史,多少还有一些了解的人了。
毕竟,胡惟庸可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想要不出名都不行。
“我可没那么高瞻远瞩。”
梅殷笑着说道。
就是知道,凭借陛下,还有大表哥两人的本事,任何人想要在他们手里面,翻腾出一些浪都不可能。”
李景隆觉得自己家二姑父说的很对。
又为自己,有一些怀疑自己家老子的能力,对自己家老子的信心还没有二姑父足,有一些羞愧。
如此,又是几天后,李景隆又一次,一路飞快的跑过来。
“二姑父!二姑父!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梅梅思……梅思祖这个狗东西居然是和胡惟庸是一伙的。
陛下那便派人去捉拿,这狗东西畏罪自杀了,如今人已经没了!
陛下这边,又令人抄了他的家!
诛了他的族!”
李景隆整个人,都显得心情特别的好。
毕竟他很清楚梅思祖这狗东西,和自己家二姑父之间的恩怨。
他早就看不惯梅思祖了。
现在这狗东西,如此大胆敢参与到这等事情里。
被陛下一举给解决了,他自然觉得大快人心。
梅思祖这样的狗东西,早就该死了!
梅殷闻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虽然他在此之前,早就已经知道梅思祖这次,必死无疑。
绝对会被卷入这件事情里。
但是此时,准确的消息传来,还是让他忍不住暗自松了一口气。
心里面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下子,这个和自己有着很大仇恨的人没了,不用再担心他会在今后用出一些阴毒手段,来针对自己家小媳妇,和自己家女儿等身边的亲近人了。
“哈哈,这狗东西死有余辜,活该!
居然如此大逆不道,参与到造反类的事情里,当真是活腻歪了!”
梅殷给出了他的评价,并没有掩饰他在知道了梅思祖死去后的欢乐。
李景隆用力点头:“谁说不是
这狗东西,真不知道脑子是怎么想的!”
如此说着,忽然之间想起来一些事情。
“哈哈,幸好二姑父你早就已经和他们之间断绝了关系。
那狗东西,更是主动把二姑父赶出梅家。
不然的话,这下子二姑父你说不得,还得被他们给连累。
只能说这狗东西,做了一件好事儿!”
梅殷也笑了:“谁说不是”
得到了这么一个好消息之后,梅殷很快便平复了心情,接着去弄蒸汽机了。
对于他来说,梅思祖这狗东西身死,固然是一件值得令人高兴的事情。
不过,也仅仅只是能让他高兴一小会而已。
本来他就已经知道梅思祖必死了,现在只不过是准确的消息传来了而已。
所以,倒没必要在一个已经死掉的人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和情感。
梅殷这边,很快便来到了双水村这边的厂房。
叮叮当当的开始做一些事情。
如此忙碌了,大概有一个时辰之后,将最后的一个零件给装上去。
检查后,确定无误。
就开始往里面加水,加煤开始烧了。
他的心情,不由为之激动起来,带着期待。
比听到梅思祖身死的消息传来,更加的激动。
毕竟他这个时候,在摆弄的乃是大明的第一个蒸汽机!
到底好不好用,马上就能知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